∵白揚步道簡介
步道長度:2100m;從入口至水簾洞口所需時間:從入口至水簾洞口約需1小時。往返約需2-3小時,可依個人狀況及需求自由調整。白揚步道原本長約10公里,但中後段由於容易崩塌,目前僅開放到水簾洞為止,故總長縮為約2.1公里。「多隧道」與「多水」乃白楊步道的兩大特色,「多隧道」指的是從白揚步道的入口至水簾洞,計有7個隧道,另一個「多水」,指的是,白揚步道是為建水壩而開闢的,步道是以沿溪而行;在前段,遇見立霧溪的支流瓦黑爾溪;後段,則是立霧溪上游的塔次基里溪。
∵白揚步道的歷史
白楊步道為在時值1984年,台電為了「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」的開發,而闢建的施工道路之一;唯當時台電陸續完成6條施工道路後,引起學界、媒體、營建署關注,擔心一旦計畫完成,立霧溪中游的水皆被引用發電,下游河床將乾涸,靠立霧溪水切割所形成得太魯閣峽谷,將無水而難以繼續發育,峽谷景觀將大受影響,經建會彙集各方意見決定擱置「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」。話下。
∵白揚瀑布的歷史
白揚瀑布最早稱作「達歐拉斯」瀑布,名稱的由來有二種說詞,其一是在該瀑布附近有某個泰雅族舊部落,該部落稱作「達歐拉斯」部落,而據聞,該泰雅族人見到瀑布之後,即以部落之名喚之;另一種說詞,則是根據「德魯固族語」中的「達歐拉斯」的意思為「斷崖」,在日治時代之前,德魯固族在立霧溪與瓦黑爾溪匯流處有一部落即稱為「達歐拉斯」部落。
交通位置:
台8線168.8km(一出隧道,在靠山壁處,不明顯,請用力注意。)
白揚步道簡介與歷史的資源來源:太魯閣官方網站。
其餘資料來源:網路散見的文述,如有侵權,請來信告知。
<攝影.撰文整理:寄籬人.2009>
歡迎全文或圖文部份於網路轉載,不需告知,請加註來源網址連結即可。
若需圖片原檔以作商業使用,請電洽獨眼貓多媒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