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家興菸樓拍攝於花蓮縣鳳林鎮移民村舊址。該移民村成立於大正3年(1914)的林田移民村,共有南岡、中野與北林三個部落。徐家興煙樓,照筆者的猜測,應該屬於廣島式菸樓,保存狀況良好,不似附近的多座煙樓,大多年久失修或者廢置不用,據當地劉老師的說明,徐家興樓菸似乎要整修成特色民宿,這也是一絕,讓文化與民宿相結合。
早期台灣菸產主要用於「互為輪作關係」,也就是菸作與稻作,互相輪流耕作,大多採「一年三作」,也就是兩期水稻,一期菸草,會兩者輪作,是因為菸草具有「殺蟲兼潤苗根」的功效,同時水稻也能使菸草較不易發生病蟲害的「良性前期作物」,兩者輪作極為合適。後期因為公賣局於1993至1994年開始,公佈「本省各菸區現耕戶申請廢耕、停耕補償要點」,再逐年施行一連串政策,逐漸迫使台灣菸農退出市場,在台灣面臨WTO叩關之後,台灣的的菸業處境更加艱難。
菸樓來由
台灣黃色種菸葉,使用到的乾燥室種類與規格,多採日據時期所規劃的菸樓形式起建,也有加以改良。建造過程中,時有技術員指導。日式傳統菸樓中,以「大阪式菸樓」(塔樓式天窗烤菸室)的使用最廣,蔚為主流,也成為台灣產業地景中,極易辨識的一種建築。
傳統的菸樓,不管是大阪式菸樓或是廣島式菸樓,都是在日據時代,由專賣局自日本引入。兩種菸樓最大的不同點在於「氣窗」的設置。常見的大阪式菸樓,設置氣窗的位置是在本灶的正上方,形式凸出,也稱塔樓鄉、太子樓式天窗。廣島式菸樓的氣窗,直接開設於本灶的屋頂斜面上,僅稍稍凸出,天窗呈四角型。<攝影.撰文:寄籬人>2007
資料來源:台灣的菸業。洪馨蘭著。遠足文化與故鄉出版合作出版。
鄰近花蓮民宿: 鳳凰花園民宿
交通路線:
開車走台九線,往花東縱谷公路外環道路 ( 信義路 ) ,轉中和路,接金田方向即可到達大榮村。
歡迎轉載,請加註來源網址即可。 |